[數(shù)據(jù)庫:huanjingjz_com_xiangjiaojietou|標題|自動]
時間:09-16閱讀次數(shù):954責任編輯:www.waahe.cn 所屬欄目:單球體橡膠接頭
導讀:關廟區(qū)位于臺灣臺南市南端,北臨新化區(qū),東鄰龍崎區(qū),西鄰歸仁區(qū),南接高雄市阿蓮區(qū)、田寮區(qū)。本區(qū)位于嘉南平原與新化丘陵的交界處,地勢三面較高,僅西面較低,多為丘陵地形,北方有屬鹽水
關廟區(qū)位于臺灣臺南市南端,北臨新化區(qū),東鄰龍崎區(qū),西鄰歸仁區(qū),南接高雄市阿蓮區(qū)、田寮區(qū)。本區(qū)位于嘉南平原與新化丘陵的交界處,地勢三面較高,僅西面較低,多為丘陵地形,北方有屬鹽水溪支流的許縣溪流過,南方則屬二仁溪流域,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。關廟區(qū)早期原為平埔族西拉雅族新港社的舊墾地,在明鄭時期因漢人自臺江內海(今安平),溯航新港溪(今鹽水溪),及其上游許縣溪(今之許縣溪)進入新豐里,墾荒聚落稱香洋社(明鄭氏臺灣軍備圖記內之小香洋民社),而被迫移至今日的龍崎區(qū)(舊名‘番社’)方面(今牛埔、大坪二村)。1718年(清康熙57年),先民在此設立“山西堂”,主祀關圣帝君,廟堂一帶便俗稱為“廟街仔”,也稱為“關帝廟街”。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,將此地易名為“關廟”,設“關廟莊”,劃歸臺南州新豐郡管轄,戰(zhàn)后改設臺南縣關廟鄉(xiāng),2010年12月25日改稱關廟區(qū)。

[數(shù)據(jù)庫:huanjingjz_com_xiangjiaojietou|內容|自動][數(shù)據(jù)庫:圖片|huanjingjz_com_xiangjiaojietou|自動]